首先生成一個測試文件,第一行類似于表頭,2到4行每行存儲3個數(shù),用tab鍵分隔
fwid = fopen("test.txt", "w"); fprintf(fwid, "%s\t%s\t%s\n", "column_1", "column_1", "column_3"); fprintf(fwid, "%d\t%d\t%d\n", 1, 2, 3); fprintf(fwid, "%d\t%d\t%d\n", 4, 5, 6); fprintf(fwid, "%d\t%d\t%d\n", 7, 8, 9); fclose(fwid);
得到的文件共5行,第5行是一空行。下面以 fgetl 函數(shù)逐行讀取該文件。
方法一:
以 feof 函數(shù)作為 while 循環(huán)的判斷條件,依次讀取文件的每一行并顯示出來
frid = fopen("test.txt", "r"); fgetl(frid); % 是否到達(dá)文件末尾 (EOF) while ~feof(frid) line = fgetl(frid); disp(line); end fclose(frid);
該方法在北太天元中除了顯示文件中的3行數(shù)字,還會顯示一個-1,這個-1是fgetl判斷到文件末尾后返回的。而在 MATLAB 中只顯示 3 行數(shù)字。
方法二:
考慮到方法一中 fgetl 函數(shù)返回了 -1 但 feof 條件沒有起作用,將 while 循環(huán)條件改為 true,循環(huán)內(nèi)部滿足 feof 條件 break 循環(huán)。
frid = fopen("test.txt", "r"); fgetl(frid); while true line = fgetl(frid); % 如果到達(dá)文件末尾,則退出循環(huán) if feof(frid) break; end disp(line); end fclose(frid);
該方法在北太天元中輸出符合預(yù)期,但在 MATLAB 中只輸出兩行數(shù)據(jù)
也就是說,在北太天元中,讀取了 7 8 9 三個數(shù)后,需要再讀取一行才到末尾 (EOF),所以讀取到的 -1 沒有 disp;而在 MATLAB 中,讀取了之后已經(jīng)到末尾,雖然讀取了這三個數(shù),就跳出循環(huán)不再顯示。代碼中的 if 判斷更換任意位置在北太天元中都將顯示 -1。
驗(yàn)證:
手動逐行讀取文件進(jìn)行驗(yàn)證
frid = fopen("test.txt", "r"); fgetl(frid); disp(feof(frid)); fgetl(frid); disp(feof(frid)); fgetl(frid); disp(feof(frid)); fgetl(frid); disp(feof(frid)); fgetl(frid); disp(feof(frid)); fclose(frid);
在北太天元和 MATLAB 中輸出的結(jié)果分別是
測試文件共 5 行,前四行有內(nèi)容,第五行是空行,在 MATLAB 中,讀取完第四行就判斷為文件末尾,而在北太天元中,五行全部讀完才判斷是文件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