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shù)學建模大賽中,團隊協(xié)作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有限的三天時間里,需要完成研究題目、確定選題、查找資料、分析問題、撰寫論文、構建模型等事項,除非你的個人能力很優(yōu)秀可以一個人做完全部,否則合作才是最好的選擇。那么,結合自身情況,該選擇什么樣的人組隊合作呢?
關于數(shù)模組隊,有不少傳說中的經典配置,比如:
“建模手+編程手+論文手”
“數(shù)學專業(yè)+計算機專業(yè)+金融專業(yè)”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兩男一女組合”
......
其實前兩者都是從專業(yè)技能分工的角度去考慮,而后者是從團隊成員配合度的角度去考慮,其實兩個維度都挺重要的。
1、專業(yè)技能分工角度
“建模手+編程手+論文手”是數(shù)學建模組隊的一個經典配置,因為在答題過程中可以簡單的把事情分為模型搭建、模型實現(xiàn)、論文寫作三個部分。
建模手主要就是負責模型搭建,提供團隊對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他會對優(yōu)化模型、預測模型、分類模型、評價模型等比較熟悉,可以根據實際的題目來選擇適合的模型去解決問題。這方面數(shù)學專業(yè)的同學就會比較有優(yōu)勢。
編程手最好至少掌握一門編程語言,能夠通過軟件對模型進行模擬、求解和檢驗。當然,在編程的過程中也需要對模型有一定的理解,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復現(xiàn)模型并不斷調優(yōu)。在這方面計算機專業(yè)的同學會比較有優(yōu)勢,現(xiàn)學編程語言上手也會快一些。同學們在建模的時候可以嘗試使用北太天元,它對建模編程小白來說也很友好,簡單易上手,也可以在社區(qū)里找到學習資料。
論文手需要對團隊的前進方向有清晰的把握,通過準確的文字、圖表對模型進行展示,把團隊的研究成果有條理有邏輯的表述出來。很多人調侃論文手就是來打醬油的,但其實論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最后評閱老師看的就是你的論文。論文手可以把近五年的比賽優(yōu)秀論文都看一遍,并選同類型問題的幾篇精讀,學習論文的思維。當然,如果論文手精通LaTex也是一個加分項,不會的話用Word也完全夠用了。學金融專業(yè)的同學會上數(shù)學分析、統(tǒng)計軟件相關的課程,平時也需要寫學科論文報告,所以在組合配置中,除數(shù)學專業(yè)、計算機專業(yè)的同學外,會推薦金融專業(yè)的同學。
從以上描述中就可以看出,在實際分工中不可能如此界限分明,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交叉的部分,建模手需要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文字、公式準確的傳達給論文手,而論文手反過來也要能快速理解建模手的意圖。建模手與編程手,編程手與論文手之間也是這樣的,需要不斷溝通互相理解。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具備基本的建模、編程、寫作能力,但每個人的側重點又不同,這才是絕佳組合。
2、成員配合度角度
除了專業(yè)能力外,隊友的性格也同樣重要,找到合得來的隊友才會有1+1>2的效果。
選擇靠譜,責任心強的隊友。不會出現(xiàn)半途而棄、找不到人的情況,交給他的事情可以盡他最大努力做好。
選擇性格好,不強勢的隊友。一個隊里最好不要出現(xiàn)兩個及以上很強勢的人,這樣在出現(xiàn)不同意見時容易出現(xiàn)僵持不下誰也不服誰的情況,最后聽誰的還沒理出來比賽時間已經結束了。
選擇目標一致的隊友。在組隊前就溝通好參賽是為了什么,如果都是為了拿獎那大家都會很用心,但如果有人只是沒參加過想體驗一下,那很有可能出現(xiàn)有人付出多,有人付出少的情況。
選擇溝通能力強的隊友。團隊協(xié)作中溝通真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個溝通能力強的人,即使另外兩個人不怎么會表達,溝通能力強的人也能從中做調解,讓大家都能快速領會對方想表達的,不把時間浪費在溝通上。
說了這么多,你是隊伍里的哪類人才呢?可以在評論區(qū)告訴我。祝大家都能找到心儀的隊友,還沒找到隊友的也可以在社區(qū)里招募哦~
關于找隊友方面還有什么補充的或者踩坑經歷也歡迎同學們留言討論